China Odyssey

中國應走可持續城市化之路

中 國 應 走 可 持 續 城 市化 之路

[小約翰·柯布 (John B Cobb, Jr.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王立志 譯

 

    我為什麼要關注中國的城市化問題呢?

   

    我為什麼要關注中國的城市化問題呢?我對此予以特別關注的理由是,中國的城市化正在進行著,並且可能繼續進行下去。這種情況部分是因為中國的人口眾多,部分是因為中國的社會和經濟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向前發展。據我猜測,如果目前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不出一二十年,就會有數以億計的現在的農村人口不得不被城市化。

    設想,3億人從農村湧向城市會發生什麼情況?(我認為更大的數字也許更貼近實際)。這就意味著,中國不得不建立30個擁有千萬人口的城市,或者建立300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3000個十萬人口的城市。我的判斷是,建立大量的小城市更合適。從方圓50裏的農場到一個十萬人口的城市,對人類生活和家庭紐帶的破壞要比建立大城市小。然而,設計並建造3000個城市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如果這些小城市依然仿照今天的模式,典型的全球城市化模式,那麼,在中國很快就會出現不可持續性的行為。我認為這種情形實際上已經出現了。

    我只援引不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因素。就中國的發展已分享全球的石油資源而言,中國對原油與日俱增的需求已經作為今天油價攀升的原因被引用過了。如果伊拉克和尼日利亞能保持良好秩序的話,油價也許會稍有下降。然而,眾所周知,從地下抽油的速度比發現新油井的速度要快得多。有些人士預言,在近些年,全球的石油產量將達到頂峰。即使石油產量繼續增長的時間比預期的長,它也趕不上當前實踐的需求和以現在這種模式加速發展的中國對石油的需求。普通的市場價格機制將導致石油價格的進一步升高。我認為,無論在短期內發生什麼事情,十年後,石油會越來越貴,這是毫無疑問的。二十年後會更貴。

    經濟學家向我們保證,隨著市場緊缺的出現,越來越有效的利用資源的技術手段將會出現。技術也會產生兩種結果,我確信這是事實。如果石油是註定枯竭的唯一的資源,世界將轉向其他的資源。可是,轉向越快,困難越多。如今,中國的城市建設將要為這一選擇付出高額代價。

    說實話,中國作為一個整體,它將為繼續發展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付出巨大的代價。美國計畫控制全球的石油產量,它這麼做的部分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也是為了維持它的全球霸主地位。如果中國過分依賴石油,美國又控制石油,中國將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就這種前景而言,作為一個美國人,我憂心忡忡。我想中國人對此會更加憂慮。

   

    我的的建議

   

    路在何方?抉擇是複雜而困難的,但不是沒有可能。當然,這種抉擇包括有效的利用石油和選擇其他的發展方式。但是技術路徑只能走這麼遠,更重要的是避免發展以石油為基礎的農業和依賴石油而存在的城市。

    勞動密集型和食品深加工農業將會減緩農村的人口縮減趨勢。這種農業是與保證農產品合理價格的政策和政府對農村地區的健康和教育聯繫在一起的。這也會減小必須建立的城市的數量和規模,反過來說,遵守WTO的規定會使人口從農村加速退出。通過維護社會穩定,改善現存的農業體系,而不是用“現代”體系取而代之,也能維持社會的可持續性,這種可持續性正在被移民潮侵蝕著。

    因此,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改善農村生活,不要從農業生產轉向農業綜合企業。如果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人口數量小一點的話,城市化就更有可持續性的可能。城市化更有可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的組成部分。

    然而,不完善的政策即將葬送更多的城市棲息地。毫無疑問,城市棲息地為現有城市的拓展留有餘地。城市如何擴展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認為中國的城市已經太大了,因此,我傾向于建立新城市而不主張擴大現有城市的規模。我相信,沿此途徑,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會有更多的機會。

    現存的中國城市依賴於巨大數量的汽油,在這一方面,它們和世界各地的現代城市是相似的。據我所知,人們在設計未來城市時,也假定原油是可以獲得的。他們設想機動運輸工具(包括私人汽車在內),假定利用石油解決建築物的採暖和製冷問題。此外,工業也是以石油為基礎的。

    當然,中國可以出於以上某種考慮以煤代替石油。這就不得不考慮污染問題了,污染問題已經夠嚴重了。改用原子能仍然有嚴重的問題。在我看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是一個能為它的居民提供舒適與方便,同時又很少依賴於上述能源中任何一種的城市。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減少那些被從郊區轉移的人口的數量以致于能建立數量相對較少,規模相對較小的小城市,鑒於此,我的第二個建議是,不要爭論把什麼能源用於新城市,而是要建立需要最少能源的城市。

    現在,我們有許多完全不用石油的建築典範,目的是為了長年保持舒適。我相信,中國的建築師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正在利用多項新的發明成果。我也確信,會有更多的新成果。比如大衛·奧爾在俄亥俄州奧伯林學院的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建造了一幢大樓,這座建築物產生的能量比它所消耗的還多,這種設計需要的維修費是最少的。

    然而,這依然對解決運輸問題無所助益。因為現在建造的城市中,人們生活和工作地點距離太遠。人們雖然可以騎自行車,可是當距離太遠時,大多數人還是想乘機動車。現在許多城市飽受交通擁堵之苦,擁堵既消耗了能源又浪費了人們大量的時間。

    使城市的居民用最少的石油,最短的時間從家中到工作地點(以及娛樂和其他的集體活動場所),這一原則對於建造城市是至關重要的。地下電氣化交通工具在這方面是重要的輔助手段,以公共汽車代替私家車也很重要。鼓勵騎自行車有助於節能,然而,那些有了這些設備的城市繼續面臨大量的難題並且繼續在交通方面耗費了大量石油。

    從生態角度考慮過城市建設的設計者們提出了許多建議。比如,取消離住宅區太遠的地方工廠、辦公大樓、購物中心,發展城市聚集區,使許多人的生活、工作和購物在很小的範圍內得以完成,還有,通過為行人劃分更大的步行區,使他們僅憑藉公共交通特別是地鐵,到達目的地,這樣以來,人們開私家車的熱情就會減退。這些都是重要的論題,可我沒有給予論述。

    我一直希望人們採納更為激進的方式,那就是建造一個完整的城市,在那裏沒有機動車,每個人不乘機動車可以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

   

一個可供參考的例子

 

    我非常讚賞保羅·索列裏((Paolo Soleri)的想像力,我也很希望中國的設計師們把他們的思想變成現實。多年來,索列裏一直致力於建築生態學。他的研究表明,為了把城市的各個部分弄得更集中,建立一個立體城市是可能的。在這座城市中,交通問題將由升降梯、自動樓梯、移動人行橫道和步行街來解決,這裏沒有街道和高速路,這樣一來就極大地縮短了所需的空間。

    我們可以把這個城市想像為在現存城市中某些發展趨勢的極度延伸。例如,在許多城市的商業區(服務人員在此工作),成百上千的高大建築雖然地上部分被街道分開,但是他們的地下部分是相互連通的,這些建築包括辦公樓、商場、電影院、飯店、旅館和許多別的設施。一個人一旦從他的郊區寓所來到城市的這一區域,他就能乘升降梯、自動電梯或步行到達工作、購物、餐飲的場所。一旦避免了街道上的交通問題,我們現在就可以設想,現在被用於街道、停車場、汽車加油站的大量空間會被另外的建築物填充。這些建築物各層都是連通的。其實,假定整個區域都在同一個屋頂之下也無妨。我們可以進一步設想多餘的空間被用來做公寓、學校、運動場、政府機關和教堂。這意味著,許多人都過著近乎於大城市的生活。

    還需補充一點,我們可以想像,地下室以下的部分連通著所有的建築,這些層是多餘的樓層。這些樓層將被用來做工廠和倉庫。如果城市人口太多,從此地到彼地行走不便,就應在許多樓層安上移動的人行橫道,我發現在許多機場有這東西。

    很明顯,生態建築的高度和面積可以很大,一座建築占地一平方英里,有60層高,它就會為都市活動提供60平方英里的空間。既然當代城市的大部分空間被用於機動交通,這種建築可能會提供和現在占地面積很大的城市一樣多的有用空間。

    索列裏認為,建造一個除太陽之外無需任何能量來源輸入的小建築是可能的,所以一座城市也可按這種方式建造起來。為了冬天充分利用太陽光,夏天避免陽光直射,這座城市可以跟著太陽轉,像奧爾在俄亥俄的建築一樣,它也許能成為產生能量的網路。工廠和電梯的運行都需要能量。一個解決方案是把城市建在斜坡上,綠色房子蓋滿山腰,山與房相映成趣。空氣從底部進入綠色房屋,房屋獲取了熱量,就像它托著這座城市,這種熱量可以轉化成地下工廠所需的能量,也能被城市中其他需要能量的地方再利用。

    我相信,中國有大膽實踐的必要和機會。我真切地希望可持續性的城市化被付諸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