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新移民如何紮根美國

                     

加州  薛嘉

   

    暮然回首,來美已經十數年了。說起在美國的立足、起步與發展,其中酸甜苦辣,一言難盡。

    記得剛到美國之初,我就深深地認識到和感受到,美國雖然自由—自由得有時你真盼望有誰來管管你,約束一下那幾乎可以“隨心所欲”的自由。但要立足,最起碼的三大基本條件則是:英文,駕照與身份。

    

      

    英文、交流與溝通,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況且,美國是一個多法多律的國家,而在每法每律下均有著很大的彈性與空間沒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可能損失的豈止是機會與發展,有時會是大量的金錢。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因被人毆打而被員警帶去醫院看病,正在大大稱頌美國的公義與道德時,卻不料最近收到一張醫院的5000美元的帳單。若拒付,在美國辛苦掙來的信用度將毀於一旦;若照單付款,都是辛苦打工的人,哪里來的這筆錢?這位元朋友若于語言的阻礙,一籌莫展,到處找華人教會、華人律師幫忙……。後來她找到了我,我為此事給醫院的經濟資助辦公室、收款處等找了數通電話,講明原委,說清她的經濟狀況……長話短說,最後所有的欠款都免掉了。她當然十分感激。可這並不是我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一個語言溝通的問題罷了。

    

      

    駕照,意味著行動的自由。在東部一些公共交通發達的城市如紐約、波士頓等,情況可能好一些,但就美國的大部分城市而言,尤其是南加州,無車無照,如無腳無腿,求朋友代駕,總是短暫的,非長久之計。沒有行動的自由,即便有多燦爛的工作與發展機會,也只能“坐以待斃”,或“守株待兔”。

    

      

    英文與駕照,再難也還是在本人能夠控制的範圍之內,通過刻苦和練習可以得到進步與掌握的東西。而身份,這其中的無奈與磋砣,就是各有各的故事,各人有各人的一本賬。說起身分,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托爾斯泰說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總是一樣,不幸的人哪卻各有不幸……。“你是怎樣拿到身份的?”大概是能引起最多不同故事的問題了。我

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在波士頓學業結束找工作期間的多少不眠之夜。多少份我渴望得到又能勝任的工作機會都葬送在“身份”二字之下。那時候,我總是默默地禱告聖經中傳道書中的話:萬事皆有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栽種的也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我盼望著我的時間終會到來。

    隨著美國對“國家安全“的越來越重視,身份,這不僅只是一個合法與不合法的問題,而是成為一個要進入美國主流職業大軍中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我有一個華人朋友在洛杉磯的一個國防部門工作,據他講,那”查三代“的嚴格與細緻,與中國大陸的文革比起來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要在美國或任何一個社會取得成功,需要客觀和主觀條件決不只是英文、駕照與身份。比如學歷吧,學歷固然重要,在我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學歷越高,成就就一定越大。在美國這一個充滿了活力的社會裏,社會聯繫,領導才能,親和力,機會,資本等等與學歷一樣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