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整合教育”片談

    “整      育”     

  樊美筠 

 

     什麼是“整合教育“?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今天我們為什麼需要整合教育?也許20041028日至11 2日由美國全球整合教育中心(CENTER FOR GLOBAL INTEGRATED EDUCATION。英文簡稱CGIE)主辦、在美國聖塔·克魯茲市(SANTA CRUZ)博施會議中心召開的“首屆全球整合教育與教育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可以給出一個解釋。

    

    什麼是“整合教育”?

     中文“整合”的“整”字由三個部分組成:“束”、“文”與“正”,三者聯在一起指,在一個正確的基礎上,將不同文化聯結在一起。這種聯結不是各種文化的消解,而是不同的文化保持了自己,開放了自己。

     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不同的文化應該互相瞭解、互相理解和互相欣賞。做不到這一點,“整合”就無從談起。

     進一步,所謂“整合教育”,就是宣導教育應該建立在對不同文化的瞭解、理解與欣賞之上,就是反對教育建立在單一文化的基礎之上。教育不應該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誤解甚至敵意,而應該成為聯結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橋樑。

     這對今天尤其重要。我們棲息的世界,今天已經變得如此不可思議地多樣化了。我們不再單純是西方文明或東方文明,我們是世界文明。因此,教育必須響應這種挑戰。必須尋求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教育體系以及相關的價值觀。

     為什麼會有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為什麼會有今天美英和伊拉克的戰爭?為什麼會有恐怖主義?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全球化社會,如果人類不能彼此瞭解、理解和欣賞不同的文化,如果總是居高臨下地看待其他不同的文化,爭議、仇視甚至戰爭就難以避免。因此,全球化時代需要且籲求著與之相適應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現有的那種僅僅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礎之上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已經落伍過時;那種僅僅建立在單一文化基礎之上的教育體制也已經落伍過時。

     今天,前所未有地渴望著世界範圍的和平,正義和安寧。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對人類精神本性的明晰理解,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教育。人們必須受到教育,不僅是為了他們所生活的區域性、現時性的生活,也是為了他們所生活全球範圍的、永時性的生活。

     因此,教育不應只是建立在單一的文明基礎之上,需要建立在全球共同體這一視野之上。需要從以往的單一文化基礎轉變到多文化的基礎之上。

     以上僅從詞源的角度,就可以見出,“整合教育”不同于建立在二分法基礎之上的現代教育制度。它是對現代教育的超越。

 

     整合教育的思想基礎

      整合教育有著豐富的思想資源。這裏只側重談談以懷特海哲學為代表的過程教育思想。

     早在五十多年前,懷特海就對現代教育制度的弊端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他認為,現代教育體制所具有的嚴重的專業化傾向正在將人類引向一個危險的絕地。這種專業化傾向“埋伏著一個危機。它將產生出限於一隅的思想,每一個事業都將進步,但它卻只能在自己那一個角落裏進步。在思想上限於一隅,在一生中便只會思考某一套抽象概念。這個角落將成為人們跨過原野的障礙,而抽象要領所概括的東西,是沒有人再加以注意的了。但任何抽象概念都是不足以包括人生的。”

     懷特海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悲劇,對未來將產生毀滅性的災難。它將帶來如下惡果:

第一, 在這種強調專業訓練的社會裏,每一分支都在發展,但都只在自己那一支上爬行。其結果是各分支越離越遠,日益孤立。每個人在思想上限於一隅,難於與他人進行精神交流。

第二, 人成了這種專業化分工的奴隸,人作為人的其他方面,完全被抹殺了。

第三, 由於文化和人性的這種異化,理性的指導性力量被削弱了。知識界的領袖們失去了精神上的平衡,他們懂得的、看到的只是與他們專業有關的一個局部、一種抽象、一燈環境,沒有能力看到具體的全局,而全局問題則被託付於不能在任何一項專業競爭中獲勝的中等人物,結果就造成了這樣一種觸目的對比:一個社會的專業化職能的成就愈益增大,而社會的前進則喪失了總的方向而陷入迷惘之中。

第四, 它還將使整個精神文化領域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即特殊的抽象理論有發展,然而具體的理解卻在退化。於是整體與局部背道而馳,或者整體和全面沉淪於某一局部領域中,從而喪失了整體自身。

     

     近半個世紀以來,以懷特海為代表的學者們對現代教育制度的憂慮既不是多餘的,也不是孤立的。過程哲學的第三代傳人、現代世界著名思想家小約翰·柯布博士幾十年前就已經呼籲克服現代大學“條塊分割”的弊端。他認為,現代大學講求“價值中立”,忽視道德教育;追求的是功利主義,而功利主義又是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之上,它強調實現最大效益和個人功利。而按照懷特海的觀點,這是對個體的誤解,因為個體不是實體,個體只有處在關係和共同體中才是實在的。個體來自於關係,關係先於個體。在當今西方,個人主義是統治一切的。對這個問題,大學幾乎所有的系都不關注。雖然也有思想家抵制個人主義,但沒有真正強調共同體(Community);馬克思是講關係的,但更多強調的是階級關係,而非人與人的關係。而要真正關心人類的福祗,就必須關心人與人的關係。儒家也重視共同利益,但由於建立在等級制度之上,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柯布博士呼籲,當務之急,就是啟蒙那些受個人主義影響的人,使其關心人類的共同利益或福祗。(這裏的共同福祗是指讓一部分人關心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柯布博士因此提出,我們應該在懷特海教育哲學的基礎之上,建立一種新型的、以整合為特徵的大學體系。這種新的體系應該強調對學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學生對整個社會負責,關心人類最關心的問題。一句話,教育應該關心人類的共同福祉。它應該與現代大學大相徑庭。

     現代教育體制雖然成績斐然,但由於碎化思維的作祟,各種問題日益滋生且呈嚴重化的趨勢,如重物質教育輕精神教育,重智性教育輕感情教育,重專業教育輕人文關懷,以及學校與社會的脫節,專業與生活的脫節,知識與價值的脫節等等弊端,正在日益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果,也日益引起教育專家們的反思,整合教育理念的提出正是這一反思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