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隔海憶東瀛

隔海忆东瀛

曾 小 瑩

    

     到美國已經快3年了,望著窗外似雲似霧般盛開的櫻花,不禁想起在日本近9年生活中的一些瑣事。無論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總以爲中國與日本“同文同種”,而在我眼中,中日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某些方面甚至大於中美文化的差異。

     日本可以說是在衣著上最講究的國家。所有的上班族男性無論白領藍領一律西服筆挺。不同的只是藍領到了工作單位再換上工作服而已。穿西服當然必須佩領帶,即使酷暑三伏,烈日炎炎之下,你也很難碰到日本人把領帶鬆開。然而,日本的夏天又熱又濕,溫度經常持續在389度左右,再講體面也有讓男士們敵不住的時候。於是,我們公司推出了“no tie”月,也就是8月份可以在辦公室不打領帶的超優惠政策。這下可解救了身邊的難兄難弟們。但是見客戶的時候領帶還是要戴回到脖子上的。女士們當然不用象男士一樣古板,但是我也一點不覺得輕鬆,因爲,女士也需要每天換一套不同的職業套裝,至少一周裏五個工作日每一天的套裝都不能重復,連耳環、項鏈也都要與前一天的不同,否則會被別人懷疑沒有回家過夜。當然,沒有化妝是不能上班的,即使是家庭婦女上街買菜也絕對要淡施脂粉的。因爲,不化妝在日本是被認爲對他人的不禮貌。有一次,房東家的信被錯遞到我家的郵箱裏,我想也沒想就按響了房東的門鈴。只見房東太太彆扭地開門接信,道謝後迅速地關上了門。當時我還對她和以往不同的舉止覺得不解,仔細一想,原來,房東太太沒有化妝,她只是不想讓我看見她的臉而已。其實,我也是女的啊,至於嗎?

    

 

     日本料理以精致美觀著稱。你在餐館吃的每一道菜(日語裏叫“料理”)和點心無論從食具和內容其造型和顔色都像是一件件美妙的藝術品,令人讚歎不已,不忍下著。但是它的量很小,初到日本時真是不習慣。到餐館吃飯一般一人一份,我從來沒有吃飽的感覺,更不用說我家的“大胃”老公了。每次老公吃完總是要感歎道:要能再來一分多好啊。日本人即使請客也是不同道菜一人一分,當然菜量仍然很少。所以,在日本從無“打包”一說,這不是說日本人浪費,而是沒有東西可打。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生食的料理比較多,餐館不願讓客人打包,回家吃壞了算誰的啊?由此而來,我印象中的日本人各個都是小肚子。可是,工作以後,當我第一次與日本同事到中國出差,看到他們甩開腮幫子大嚼大咽的情景,我簡直是目瞪口呆。甚至懷疑他們到底是不是正宗的日本人。隨著與日本同事一起到中國出差機會的增加,我才發現,其實每個日本人在中國吃得都不比中國人少。這我才明白,日本人其實天天在餓著肚子,好可憐啊!由於日本政府對於本國農業實施了相當嚴格的保護措施,基本上禁止農產品的進口,所以,日本的食品價格極其昂貴,一袋10磅的普通大米一般20美金,一個西瓜也要20美金。我想,這也是日本人不能放開肚子大吃大喝的原因。日本文化講究7分飽,據研究表明這也是日本人長壽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我看來,與其說是日本人注重健康長壽,倒不如說是歪

打正著。

    

 

     日本以高效率,快節奏而著稱。調查表明,東京和大阪人的步行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別看他們個子不高,17的我與他們走在一起經常感到气喘吁吁。在日本的主要城市,公共交通非常發達,人們主要以地鐵和火車作爲上下班的交通工具。由於日本的地鐵非常發達,有些大站彙有四、五條地鐵,這就使得有些站臺不得不建在離地面非常深的地方。最深的程度相當於十幾層樓高。所以,日本的地鐵都修有自動扶梯,有些甚至有56段。這原本是幫助人省勁的,可是,每當上下班高峰,你會發現所有的人都象爬普通樓梯一樣往上走。沒有人停在那裏上隨著扶梯自動上升。有時,經過一天工作的我已經精疲力盡,真想站在扶梯上不走了,可是,後面的人會從你身邊擠過去,讓你覺得自己妨礙了別人,你也就不得不跟著他們一起向上爬。

     日本人不但走路速度快,而且在行走時絕對目不斜視。當然啦,走得快了也就沒有時間看周圍的東西了。可是停下來的時候他們仍然不左顧右盼。所以,中國人和日本人非常容易區分:當你在過馬路等信號燈的時候,馬路對面的人群裏在東張西望的那個准是中國人。

    

婚喪嫁娶

 

     日本人對婚喪嫁娶非常重視,所有的婚禮和葬禮都非常的隆重,可以說是到了鋪張的地步。婚禮上要大擺宴席,葬禮上也要大吃大喝。你也不用爲新郎新娘,或者死者親屬的經濟負擔擔憂,因爲,無論是婚禮還是葬禮都不但不賠錢,反而是掙錢的。而且,越是辦得豪華,進項也越多。因爲所有被邀請的客人都要隨份子,份子的多少以關係的親疏,被邀請者身份的高低,婚喪事場所的豪華程度而論。一般來講,份子的底線婚禮是每人100-200美金,葬禮是每人50-100美金。如果夫婦倆人被邀請出席婚禮,那麽至少要出300美金。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在婚禮上收到的最高份子是他的教授送的2000美金。所以,每當公司裏有同事結婚,我的臉上雖然笑著祝福他們幸福,心裏卻在盤算著將要出血的程度。一個月如果只有一個人結婚還好,但我們公司人多,曾經有過兩對結婚,一位同僚病逝的月份,真把我整得夠慘的。記得在我的二老闆二婚婚禮過後,大老闆和其他同事就和他開玩笑說:“你可好好過吧,別再離婚了。三婚的話,我們可真參加不起你的婚禮啦!”

     日本的婚葬習俗也非常特殊,由於多數日本人並非熱衷於宗教,所以,他們也就各取所需了。婚禮的時候,日本人多數選擇教堂舉行基督教式婚禮,白婚紗,黑禮服,顯得高雅。婚禮當然由牧師主持,和美國的婚禮沒有兩樣。而在葬禮時,日本人卻選擇佛教儀式,請高僧大師爲他們做法,念經來超度亡靈。而在平時,日本人既不去教堂禮拜,也不去寺院燒香拜佛,而是有事時才到神社祈求神靈保佑。所以說日本人在宗教上是純粹的實用主義,這也是他們發揚“拿來主義”的一個典型例子。

     魯迅先生曾特別推崇“拿來主義”,我想這是他留學日本後的有感而發。日本在近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熏陶之下,形成了一種與中國文化相似的東西。又因爲工業革命比中國早了一百年,日本接受西方文化也比較早、比較多。然而,看來日本對於外來文化的“拿來”並不是消化吸收而是“直接的移植”,因而形成了日本文化獨特的“四不象”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