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和平崛起的可能模式

和平崛起的可能模式

  

 

從讓出市場到文化尋根

與亞洲結盟﹕文化與軍事的一場競賽

    近年來,美國加緊了與亞洲國家結盟的腳步,與此同時,中國也積極參與亞洲事務,力圖團結亞洲各國。

    在這場暗中較力的爭奪亞洲各國的競爭中,中、美走的路線卻是各有不同。

    美國以軍事結盟為主,以反恐為旗幟,試圖把亞洲各國召到反恐大旗之下,鞏固美國的盟主地位。

    而中國則是以“讓我們共同致富”為號召,用開放中國市場.共享經濟成長作為具體做法來團結鄰邦。

    用美國政治分析家們的術語是,美國用“硬力量”維護盟主地位,中國用“軟力量”擴大影響。

 

讓出市場導致中文熱潮

    以當前的亞洲形勢,表面上美國仍然維持住了盟主的地位,但不少美國政治分析家們卻看到了美亞結盟已從根本上開始松動了。

    這些分析家觀察到亞洲各國學習英語的熱度不增,而學習中文的人數卻在上升,從而得出以上的結論。

    例如在日本,2003年時注冊讀中文語言學校的學生人數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超過法語成為僅次于英語的最多人學習的外國語。

    在泰國, 更多的大學生選修中文。因為這些大學生中認為未來是屬于中國的,因此,在泰國的大學生中引發了一股“中文熱”。

    真正讓美國分析家感到心驚的是中文在韓國的發燒。雖然美國在韓國駐軍達五十年,對韓國的影響可謂不淺,但中國經濟發展的春風吹到韓國,美國影響就猶如浮萍一般地漂走了,具有五千年影響的中華文化,又顯出其根深蒂固的本質來。

    越來越多的韓國人視中國是一個人生難得的機遇而選修中文,雖然這些人在公立學校中選修英文,但其對英文的熱誠已大為減低.

    去年十二月,漢城國立大學已宣布中文已取代英文成為文科中最多人選修的主修課。過去兩年內,僅首都漢城城區就開辦了六家新的中文學校,學校的廣告在地下鐵里到處張貼招攬學生, 十分引人注目.

    而自2000年開始至去年, 學習中文的學生人數已翻了一番。目前,大部分學生學中文的目的是為了個人的前途,而非對中華文化有興趣,因此當下還看不出美國文化會被排擠出去的危險。

    但是已經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學習中文,便喚醒了他們心靈深處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他們有一種回國的感覺,畢竟中華文化的影響已有五千年的光陰,而韓國文化中浸透了這些影響.

 

語言學習導致文化尋根

    中韓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價值觀念。例如,韓國人的家庭結構的根源就是中國式的,又如雖然韓國有自己的語言和字母,但他們常常用漢字取名字或用漢字作為報紙的名字。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經濟影響對韓國的影響力正日益擴大,使得許多韓國人認為未來的市場在中國,這成為韓國人學習中文的主要動力。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文化的影響力的深入。這種影響力雖然不象軍事力量般明顯及強大,但長久下去,必然進一步削弱美國文化的影響力。這是美國分析家們不願看到的。

    實際上,除了更多的人學習中文外,在韓國仍看不出中國文化的影響的增加,倒是韓風吹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韓劇.韓國流行音樂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景觀。

    但是中韓經濟交往的增加,已經引起一部分韓國人在尋找韓國文化的根源,一旦有這種認同感的人增加,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美國用軍事結盟手段來維持其亞洲盟主地位,必須付出龐大的財政支出,而中國用共同致富的方法來吸引鄰邦,則要讓出國內的一些市場,近期看美國的方法直接而有效。但長期看,中國未必會長久落後于美國。

    這種發展,大概可以為“中國和平崛起”提供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