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孔子的仁學:一個後現代性的閱讀

孔子的仁學:

一個後現代性的閱讀

金惠敏 博士

 

   把孔子與後現代主義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放在一起談論,可能被人譏爲不倫不類,但是如果我們不是把後現代主義僅僅理解爲一種當代文化"思潮",而是還把它看作一種"思想",那麽後者所處理的問題及其思維方式則是亙古就有的,例如國外就有人探討柏拉圖的後現代主義思想。

???""是儒學中主體建構的核心內容,也是未來中華人格建構的重要資源。我不想把孔子說成是一個後現代主義者,但認爲孔子也曾處理過那些被後現代主義所放大了的主題,如主體性、他異性,也就是說,孔子曾經"後現代性"地思維過。與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對孔子的""的解釋完全不同,我嘗試從一個後現代的視角重新閱讀之。我承認在中國哲學史上""有一個被本體化的歷史,但在作爲中國思想原典的《論語》那裏,""是一個實踐性的、過程性的和無限開放的哲學範疇。它體現爲一個不懈的德性追求,一個永不停止的運動過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等等,所昭示的就是這樣一個永恒的運動。

???""的運動性或過程性意味著""不是一個本體性的目標,它是一個無終點的過程,無確定目的地的力。《論語》中""字凡109處,似乎""有許多定義而又無所定義,又孔子自謙不敢當仁聖之稱,何謂也?蓋因""是一個進行時,疆域無邊,故永不可言完成、言遍及,否則""將遁失無遺。無人敢稱自己已""、已"",絕對完滿的是神而不是人,只要一個人一日在現實中生活著,他就不能稱仁稱聖。""因此只能是一個"死而後已"的東西。

 ???""在孔子那裏的不確定性啓示我們,人格建構是開放的,如海納百川,因而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