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Odyssey

懷特海的學說和中美貿易問題

怀特海的学说和中美贸易问题1

费劳德(Ronald Phipps,

 

    首先,感谢你们邀请我来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我将讨论以下六个问题:一、我个人的学术背景;二、传统中国文化和美学中的一些论题;三、A . N .怀特海的一般哲学观点;四、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和西方之间相反的经济趋势及其互动;五、一种与整合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对的分离(disjunctive)理论;六、怀特海式的教育理论。

    一、我的学术背景

    在我的学术工作中,我讲授的是怀特海这位伟大的英国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的哲学;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智者之一,他有着一种独特的生涯。他是作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然后,在伦敦大学从事理论物理学研究;最后,他作为一名哲学教授来到哈佛大学。怀特海在哈佛大学发展了一种其主题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主题极为类似的哲学。我个人在怀特海哲学方面的训练得益于我七年来所担负的H. S. 列奥纳德(Henry S.Leonard)教授的教研助手工作,他在哈佛大学担任怀特海的个人助手达十年之久,后来又在伟大的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哥德尔领衔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职。

      我是美国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创始人和主席。我们的友好协会是由一些研究生组成的,我们的目的是促进美中两国人民之间和平与正常的关系,并互相学习,以结束一种长期的敌对和疏离。我们认为,美国人有很多东西要向中国学习,中国人也有很多东西要向美国学习。我们了解中国过去的苦难,并相信中国的未来。

    在担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期间,我和一名台湾商人进行过探讨,他说:“我有一个挣钱的办法,那就是和中国大陆做贸易。”我回答说:“但是我没有,我是一个研究理论物理的哲学家,我研究的是宇宙的结构、粒子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我对商业没有兴趣。”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它足以说明,在今天,也许我们能为世界做某些好事。我们没有把“好事”定义为为我们自己挣钱,而是把它定义为像先驱者那样做出贡献,并为知识分子开辟美中两国和睦友好的途径。

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是怀特海的哲学观以及与美中贸易和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几个实际问题。

 

二、传统中国文化和美学的一些论题

    我想转到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上来。每当我想到传统的中国美学,我就会想到一些巨幅风景画及其无声而美妙的色彩。薄雾笼罩的山脉,山雾所达致、唤起和意喻的有限所环绕的无限,以及流经山间的溪流、瀑布。一切都在变化和运动,过去流入了未来,未来也将变成过去。

    我会想到李白的伟大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它也表明了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和流逝。我会想到毛泽东的《卟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在花丛中绽放出其勇气,这种融入了共同体、相关性与和谐之中的必然性充满了中国艺术。对共同体的这种驱策(urge)超越了物种,超越了动物和植物的生活。

    我还想到了齐白石的那些伟大的作品,我们最近刚刚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过他的画展。虾被描述为移动的,并与水流相搏击;鹰被描绘为傲立在强壮的松枝上,以旨在表现二战后中国的再生和复兴。齐白石1938年(当时他已经60多岁了)在北京还画了一些乐观主义的作品,这时日本人已经转向华北并攻向北京。在齐白石对形和色的抽象中,总是表现了运动、生命和发展。这些主题在怀特海的哲学中都有其相似之处,换言之,怀特海的哲学与中国传统美学和传统思想有着极为类似的观点。

    我还想到了中国文化的神话英雄孙悟空,他顽皮、大胆、冒险、精力充沛、富于挑战、乐观豁达,但却跳不出如来佛的巨掌。他寻求的是美、真理和智慧,他被象征化了,用怀特海的话说,对历险、新质、自由和进步的一般驱策在整个无限的宇宙中都是在场的。   

   

    三、怀特海的宇宙观

    在怀特海的主要著作《过程与实在》(写于哈佛大学)中,怀特海对他在纯逻辑、数学和理论物理中所做的工作进行的宏大综合中提出了一种思辨的、创造性的宇宙观,

    其中,根本的东西是过程和事件,而不是古希腊思想中静止的粒子(它们都是“不生不灭的”)。怀特海认为,宇宙之所有终极的构成是事件和过程,它产生于先前事件的因果影响,出现在其自身的当下性immediacy)之中,并接着导致了在未来显现出其特点的后继事件。所有有限的事件都被嵌入了这种超越之中,所有有限也都被嵌入了无限之中,有界的东西被无界的东西包围了。    宇宙大爆炸理论假定,大约二十亿年前,全部宇宙被神秘地压缩成了一个实际上并不膨胀的点,它神奇地包括了所有物质和能量,它被绝对的无所包容,然后爆炸、膨胀并加剧了围绕着我们的复杂结构。大爆炸理论假定,万物浓缩为一个点状的、无张力的单一体,它既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或能量。和这种在时空上有限的宇宙观相反,怀特海展望了一种空间上无限、时间上在向两个方向(过去和未来)上也是无限的能动的宇宙。万物无一例外地被嵌入了一种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之中,并在无限的空间中生成。在无限的时空中,因果影响的传播或所有事件的因果未来以一种有限的速度发生,它反映了生成事件的特点和环境以及一个事件的因果关系藉以发展和传播的那些事件的更为广泛的共同体。

    宇宙被划分为一些巨大的、但却是有限的宇宙纪元(它们是由质的多样性描绘的),即不同形式的能量和特征在不同的宇宙纪元中得到了表达。宇宙纪元可以根据既定纪元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各个纪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而扩大、缩小、弯曲或变形。所有这一切都是宇宙规模上的运动、变革和进化。

    全部有限的原子事件(粒子乃是类似的和偶然的事件的连续)都来自先前事件的因果影响和互动。场方程(field equations)以无穷方式描述了过去事件的特征是如何决定: ① 当前事件的特征;② 事件之多种潜能的(某些潜能是和共现相一致的,而其它潜能尽管是共现的,但却是和共现不尽一致的)。宇宙在质的多样性和潜能上是丰富的,质的多样性充满了宇宙之最根本的构成要素,它们乃是一些原子事件或原子的能量量子。怀特海的理论自然地支持和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世界上发现的大多数复杂性和多样性都可以被还原为更为简单的构成要素的系统。不过,即使是在怀特海所说的“原子”或“基本事件”(它们乃是一些分离的量子和能量束)的水平上,无限的多样性也是存在的。加速器中的分子碰撞不是被解释为把分子划分为构成隐匮的分子,相反,加速器创造了对地球上所发现的正常条件来说不正常的环境。由此,事件之新型的联系(即怀特海的持续客体或物理分子)才可能因果地出现。   

    二十世纪物理学说明了通过加速器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从怀特海的观点看,它不是把分子划分为构成的分子,而是把它当作来自先前的持续客体与其特殊环境的互动而产生的新型事件(持续客体)的联系。这种新型事件联系之生成的多样性乃是无限广泛的。

    我们还注意到,怀特海的事件本体论远比分子论的标准模式及其固守的希腊原子论要精致得多。在怀特海更为精致的事件本体论中,不存在关于神秘的力的承担者的假定。从一种怀特海的观点看,自然的法则描述的是如何在先前的事件中发现各种性质和关系,以及在未来的事件中如何因果地决定各种性质和关系。在怀特海看来,理解事件中的各种关系对理解宇宙的发展以及全部过程和有机体(它们的发展构成了现实的宇宙),是至关重要的。

    怀特海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所提供的对人类理性的革命性贡献,分别依据的是这样一些事实:① 能量是可以转移的;② 宇宙被分离式地(discretely)划分为一些能量子。但在怀特海看来,宇宙是无限的、开放的,它充满了多样性、秩序、创造性、潜能、规范和自由。他还认为,宇宙的创造是的连续的,而且造物主不像是一个植物学家,而更像是一个数学家。他想像和创造了场方程,这些方程在一个无限的时空层面(它既是连续划分的,又是分离划分的)起作用。怀特海发现,宇宙的美和秩序在场方程中(它允许一切存在在最宏观和最微观层次上的无限多样性的创造)得到了表达。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对理解宇宙的发展、以及宇宙间所有过程和机体的发展,乃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爱因斯坦已经指出的,光的速度既不是

常量,也不是最大的速度。尽管事件分离地划分了事件的时空流,但并没有为普朗克常数(它假定了一种最小的空间尺度和一种最小的时间延续,正如量子力学已经假定的那样)所穷尽。能量是可以转移的,而且宇宙被划分为一些能量的量子。   

    我认为,在我的判断的中,关于无限,怀特海的宇宙论要求的是新的、比十九世纪在德国出现的理论在逻辑上更为自足、更为有力和彻底的数学理论。相对于关于有限的各种原子论的和还原论的理论,怀特海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展望了一种无限的宇宙,它乃是以一种更为根本的秩序性、开放性、美和精致性为特征的。甚至美中贸易也是在这种更为广泛的背景中发生和发展的。

   

    四、美中贸易的现状和方向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美中贸易的现状和方向问题。我将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引起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过去二十年来,西方经济和中国经济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发展的。

    西方已经看到了一种大量的合并与兼并,即联合的、集中的和中心化的生产、研究、金融和市场。相反,中国的经济却是分散的、零星化和地区化的。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因为这两种经济彼此在三十至四十年前实践的都是相反的东西。   

    要的是认识到并考虑到这些相反的经济趋势的互动:① 西方经济的联合和集中,即一种超越了工业和大陆的联合;② 中国经济的极端分散和零星化。中国的工业目前正受到过度的生产能力和工厂、企业过剩的困扰。结果是大量的呆账、下滑的价格、利润的损失、野蛮的竞争、以及破产和银行的无利负担。在表面上,尽管有巨大的增长,但实际上却常常隐藏着灾难,例如中国的所谓“三角债”即企业对银行的债务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债务。这种过度的生产能力乃是“横向模仿”(lateralimitation)的产物。我只举许多例子中的一个例子:在浙江省萧山市,1979年只有一家羽绒厂,1985年有两家,1992年有一百家,1998年达到了二百家;而在美国同一时期,四十家主要的羽绒厂却合并成了五家。

    在这两种背离和相反的趋势的互动和互交(intersect)中,权力在哪里呢?权力决定了价格、销售方式、对买主的优惠,决定着是否延期装卸、取消或更改合同、收受贿赂、从事腐败,它使得买主把这些关系发展为一种不平等的经济权力,正如中国过去受到的不平等对待一样。当中国反对英国坚持向中国出口鸦片的时候,英国的回答便是炮舰外交,使中国割让香港和其它租界,从而反映了不平等的权力。过去几个世纪国际

关系中所发生的事情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得到了反映。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横向模仿、过剩的和过度的生产能力及零星化。联合的经济企业面对零星的和过剩的企业总是行使优先权,不利于长期、稳定和健康的经济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在上海和中国的其它地方注意到,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在更大的控股团体中开始出现。如果生产活动和市场被更好地整合的话,那么过度的生产能力及其不可避免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必将会减少。

    另一个影响美中贸易发展的问题是中国农业体系的零散化和小型化。过去二十年间,中国的农业体系已经返回到了一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它不可能有现代的质量管理,

    而且中国失去外国出口市场也是一种排斥质量管理的封建生产方式的直接结果。例如,正如在大多数产茶国一样,中国现在生产的多数茶叶都不是在大型的、经过整合的、经营良好的工厂生产的,而是由小型的家庭农业工厂生产的。这些小型的农业工厂把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掺合在一起,鸡、牛、猪漫步在小茶园中,用细菌污染了茶叶。目前,世界(包括中国)的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有助于防治癌病和心脏病,但茶叶生产却在它的故乡中国常常受到农药和细菌的污染。

    相反,西方却发展了整合了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销售的大型农业和商业。产量、质量和产品的加工技术在一种单一的、现代的和科学的管理下得了整合。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小型化还导致了商贩阶层的出现和分化,它就象一座经济长城一样介于农业和工业之间。小型家庭农业与工厂之间的商贩的出现,为假冒产品和产量与质量的分裂与不可靠性以及价格的不合理性提供了机会。这些经济趋势还为腐败、行贿受贿、违反国际条约提供了沃土。十年以前,贿赂时常采取香港商人给内地工厂领导个人行贿的方式,以期获得比市场价格更低的价格;或是伪造质检证书,以期获得比实际情况更好的质量认定。这种状况变得越来越糟。中国的工厂三年前就报告过而且现在还在报告,外国买主和在中国的外方经理现在的购买条件是:① 价廉;② 物美;③ 回扣。对质量、可靠性和信誉的考虑已经让位于对购买标准和可以获得最大贿赂的思考。由海外华人造成的这些违约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且它玷污了中国公司作为可靠、诚信和竞争的贸易伙伴的声誉和信心。

    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实际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我的判断,中国必须做好以下事情:

    ① 将其经济的发展植根于服务于中国人民的需要;② 面向世界,并以某种方式平衡和整合欧洲经济、美国经济、日本经济及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的经济;③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铲除腐败;④ 发展一种更为整合的、减少了过度的和过剩的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的极端非集中化和小型化的经济体系;⑤ 发展开放的和诚信的贸易交往;⑥ 实施不仅植根于法律、而且植根于道德的法律规则;⑦ 在中国巨大的潜能中发展充分的自信;⑧ 为本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发一种战略的远见。

    APEC会议期间,一位发言者列举的“罪状”还包括:① 没有道德的商业;② 没有整合的知识;③ 没有原则的政治;④ 没有人性的科学;⑤ 没有牺牲的宗教;⑥ 没有劳动的财富。

    当然,还有许多美国必须做的事情,这乃是其它分析和演讲的题材,但我将提及的是:① 发展一种尊重中国的能力有助于作为一个平等的伙伴;② 坚决反对国际贸易中各种形式的腐败;③ 承认中国可以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种形式和结构。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在二十世纪中叶面临的问题(如众多的人口、人均耕地的减少,人均资源的匮乏、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环境的退化,等等)反映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二十世纪中叶所面临的问题和现实。因此,中国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一种面对、参与并解决世界在这个世纪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模式。中国的解决办法可能成为世界的解决办法,如果中国的行动具有明智、大胆、创造天赋和战略远见的话。五、关于一种分离的学说

    现在再回到我开始时提出的哲学问题上来。几个星期以前,我在康乃尔大学哲学系读到了布什总统的一段陈述,它是这样开头的:“我想我们都会同意,过去已经过去了。”起初,我想这是一个荒唐的同义反复:-P=P。但经过思考我相信,这个陈述在根本上是错误的,而且这个陈述中的信念是政策中各种重大错误的根源,它误导我们去对待经济、空间的军事化、世界经济的整合、美中贸易或任何其它压在人类未来上面的重大问题。

    从怀特海的机体和过程的哲学观点看,过去只是在事件失去了其当下性的意义上过去了。但是,一切事件都有因果的后继和因果的未来,它们乃是一些受既定事件影响的未来事件的集合。政策事件(policy events)影响着当下事件的集合,它们的每个成员在因果关系上都可能独立于任何其它成员。但是,当前事件的因果未来后来不久就相交了。从一种怀特海的哲学观点看,这意味着事件之间特殊的联系方式乃是因果未来的决定因素。那些当前事件的因果未来就像波浪一样,波浪的传播、扩展和相交要么抵销了(分离了),要么互相增强了(整合了)。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分离的政策可以被定义为政策事件,它们创造了当前事件,其因果未来相交并实现了当前事件的消极潜能(它们把消极、无序、动荡与失和带入了其相交的未来)。过度的生产能力和过剩乃是资金、智力和人力资源的分离的一个例证。分离既损害了好的东西,也损害了坏的东西。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积极的或消极的趋势和逆流。美国的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纽约股票市场一年半来汇率的急剧下降一直受到这一事实的影响,即对高技术产品的要求增长了,但这种要求又不像生产增长得那么快。许多美国的因特网公司也显现出横向模仿、产品的过剩以及不受现实主义和市场分析约束的奢望。

    相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整合的政策实现了积极的潜能,并导致了秩序、积极性、和谐和对未来的创造性历险。整合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既反对高度集权控制的官僚体制,也反对缺乏合作的地方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创新与合作必须是平衡的和充满联合的,如果社会要达到进步的社会发展的话。自由必须受到现实主义和对整体的理解的制约。合作的网络以及人类经济、智力和文化的互依性(interdependence)的网络既是

必需的,也是必然的。然而,经济互依性所假定的各种形式又产生了质量、正义和公平等必然的持久的问题。平衡创新与合作、整合与互依的特殊形式,对可持续性来说进而对全球经济整合的价值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分离式的发展是和国际意义的全球现象相关的。这里有三个例证:

① 支持《京都协议书》(Kyoto Treaty)或其它强硬的环保政策的失败,乃是一些将有助于在美欧和亚洲增加污染过程的事件。在这三个大陆上增加污染的因果未来将是交互地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洋升高、台风肆虐,而且土地流失破坏了人维系其自身的能力。这种分离式的发展将导致巨大的混乱与不和。   

② ② 导弹防御系统下的空间军事化同样会在许多大国和小国中导致军备竞赛。所谓的防御性武器很容易改变成进攻性武器,各种破坏性的手段将实际地盘悬在所有人的头上。古代西方圣经中关于矛和盾的论述,以及中国古代“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的论述,是很有启发的。我理解,“矛盾”这个语词把“矛”和“盾”结合起来了,构筑一种所谓的导弹防御计划的政策也许创造了多种努力,以创立新的、更具穿透性的“矛”。这些事件的因果未来乃是和全球核战争中对所有生命的破坏相交的。    ③ 全球性的分离式发展的第三个例证可能是一些支配着全球经济整合的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穷国和富国之间经济鸿沟的扩大。某些国家不断增长的贫困和其它国家不断增长的财富的因果未来,可能是全球性的紧张和全球性的不安。

    相反,整合的全球经济将允许穷国比富国有更快的增长率。这些事件的因果未来将增进一种全球基础上的和平、正义和友谊。这一建议来自我的一位朋友的观察和思考,他就是维克多·格拉斯(Viktor Glaser),他曾在纳粹集中营和盖世太保(Gestapo)的监狱中被关了六年。我曾和他讨论过这种经济公正性的需要问题(如果全球经济整合是可持续的话),他说:“富国不必成为穷国,但应让穷国更快地成为富国。” 他的建议和分析乃是全球层次上整合的经济发展的一个应用。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要求并应该得到稳定、秩序、安全与和谐。然而,如果以一种分离的方式假定这些目标,那么把国家内部的稳定与安全和国家之间的社会正义与经济正义分离开来,就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在全世界整合了稳定、安全、社会和谐与经济正义的整合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我还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一般原则,单边主义(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家或国际层次上的)倾向于分离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这正是历史在世界人民中开创更广泛合作与更深层独立的根本原因。然而,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却由于对现实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描述或对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适当的指导而被否定了。我们的社会政策必须植根于这样一种意识,即在存在的共同体中,一切现存的关系都可能是分离的或整合的。

    怀特海和罗素在《数学原理》中对数学的关系论予以了巨大的关注。在怀特海的过程和机体的哲学中,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在决定未来事件的实际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仔细地考察分离式的和整合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概念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过程允许一个过程接着一个过程,因为时间是向前的,因果的未来既是广泛的也是相交的。正如上述例证表明的那样,这些分析既和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关,也和整个世界的发展相关。分离式的发展和国际意义的全球现象相关,上述第一个例证便说明了问题。怀特海的哲学诉诸的乃是一种鼓励创造性、和谐、美和历险的智慧。如果我们的工作和思考富于严肃和明智的话,我们就能创造出有助于美中经济关系之光明未来的各种政策。

 

六、怀特海和教育

    怀特海关于一个开放的、能动的宇宙的观点,对发展一种适当的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怀特海很少关注死记硬背式的教学和单调的事实的积累,这种单调的事实的积累不会导致智力、精神和人类灵魂的真正丰富。怀特海推动的是那种鼓励了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性的与合理性的教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他的思想支持的是一种更为群体性的集体性的教学研究方法。怀特海认识到,一切知识都是在无数发现、发明、洞见、概念、智力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一切个人的才华也都是在人性之历史的和集体的才华的基础上被发现的。正如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一样,怀特海对于目前知识(它们乃是以人类集体智慧中积累和集合起来的过去的天才行动为基础的)的依赖性十分敏感,这正是各种发现得以发展的途径。我们的教育体系和理论应该与这种如何做出这些发现的现实相一致,并铭记在人的知识和智慧中。而且,怀特海意识到了学习先前发现的知识和做出新的发现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怀特海的教育目的不仅是把过去的洞见传授给现在,而且要挑战过去的各种假定、理论和观念,并创造各种新的、更有条理和全面的洞见。

创造性的、综合性的和相关性的学习,只有通过相关问题的组合而非只是个别的问题才能达到,这些问题组合的目的是鼓励人们认识到:① 过程之复杂的互动;② 影响过程和机体发展的变量的多样性。教育必须鼓励人们认识现实中多种变量运作的相关性。

    来自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E·威尔逊(Welson)说过,在人的全部美德中,好奇心是最伟大的。教育不受指导学生掌握现有知识(它回答的是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已有的答案)这一任务的束缚。创造性的和综合性的学习热衷和培养的是提出新的问题(先前既没有提出过也没有回答过)的本能,提出新的问题乃是新的发现的前奏和人之才华的表现。

    创造性的、综合性的和相关性的学习旨在使知识富有活力,旨在刺激和培养人的好奇心和相关的洞见,以引导人类教育走向怀特海所说的观念的历险的道路。

   

    七、结论

    开始于古希腊哲学并于二十世纪在粒子物理学、宇宙学和经济学中得到表达的还原论和原子论,否认“无限巨大”的宇宙和质与潜能的无限多样性,但中国哲学和美学却领悟到了它们,而且怀特海的哲学以一种逻辑的、内在的、创造性的、全面性的方式描述了它们。传统中国思想和怀特海的思想对时间的流动以及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能动关系十分敏感,现在在因果关系上是受过去影响的,而且它本身在因果关系上也影响着未来的特征。

     从一种怀特海的观点和传统中国的观点看,如果现在 ① 铭记了过去;② 认识到了一切现在都处于彼此相关的存在的共同体之中;③ 以善心预测了未来,那么宇宙之创造性的历险就将促进秩序、和谐、历险和更根本的满足。我希望,中国的学者将具有自信心和创造力,以便对人类认识和进步及人性的发展做出伟大而崭新的贡献。

1 本文是作者20019月在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所作演讲和讨论的综合文稿。